交响音乐《沙家浜》

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录音交响音乐沙家浜
演奏:中央乐团
指挥:李德伦
演唱:曹连生、梁美珍、林寄语
录制时间:1971年3月开录
录音地点:中央广播大楼音乐厅
录音方式:主传声器单声道

1 序曲
2 军民鱼水情
3 敌寇入侵/枪声报警芦苇荡
4 坚持
5 授计
6 斥敌
7 奔袭/胜利


交响音乐《沙家浜》诞生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曾经有一个探索交响乐民族化的阶段。先是尝试着用“旧瓶装新酒”,即用交响乐这种“大洋古”的“旧”瓶子,装进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瓶时代“新”酒。这时期涌现了一些交响乐作品,如罗忠写于1958年的《庆祝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和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第一交响乐》。前者的主题显而易见,后者是根据毛泽东诗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词义所写,主题是歌颂新中国成立。其他许多作曲家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希望借助时代内容推动纯交响乐的创作,但是演出后影响并不是很大。  

   “大跃进”之后,交响乐创作队伍和创作内容都开始“面向工农兵”,许多乐团成立了以乐队队员为基础的业余创作组,提出要向专家叫板向专业创作组挑战,开始对交响乐创作进行大胆尝试。中央乐团业余创作组1960年集体创作了《人民公社万岁》交响乐,尝试以歌颂人民公社的群众歌曲为主旋律,作品排演后并不成功。  

   同年,中央乐团杨幕云、张孔凡等人把京剧《杨门女将》的唱腔用小提琴拉下来,记谱改编出乐队效果,创作了交响乐《穆桂英挂帅》。此外,比较成功的作品还有罗忠根据杜鹏程的小说创作的交响乐《保卫延安》,音乐采用山西梆子和秦腔的旋律,相当新鲜,在音乐界引起轰动,群众也很欢迎。在交响乐中可以听到京剧、梆子和秦腔,这是为广大工农兵所喜闻乐见的。自此,交响乐试图将民族化的内容和民族化的创作手法结合起来的探索变得越来越可能。  

   1965年前后,北京京剧院的一出名叫《芦荡火种》的戏引起了江青的注意,她指示中央乐团的人去北京京剧团观摩。中央乐团的团长李凌等人看过之后觉得不错,在体会江青的意思之后决定叫指挥李德伦去“抓一抓”,看看能不能把后来改名为《沙家浜》的这出京剧改编成交响乐,只说是“做试验”。李德伦于是找来业余创作组的几个人,开始了创作。  

   交响音乐《沙家浜》以中央乐团业余创作组成员为主,主要执笔者有四位:杨牧云、邓宗安、谈炯明和罗忠。罗忠是乐团专业创作人员,与谈炯明等业余创作者私交甚厚。不久,罗忠写出了《坚持》一场,描写的是郭建光在芦苇荡中坚持斗争的一段,有独唱、合唱,有主旋律,结果乐队一演奏,效果很好。京剧原有的气势、气氛拿大乐队一“烘”,很有感染力。于是共同构思,分头执笔,三个月后草成初稿。  

   谈炯明说:“虽然在创作之初就知道是江青下达的任务,但在具体创作中江青并没有指手画脚。《坚持》一场成功了,上报林默涵,就开始铺开干了。”完成后,中央乐团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礼堂进行汇报演出,江青审查通过,正式定名为“交响音乐《沙家浜》”。随即在北京音乐厅向公众首演,大获成功。  

   当时样板戏的演出是政治任务、革命工作。“文革”中,《沙家浜》曾演出过多少次,没人统计过,恐怕也统计不清。中央乐团指挥韩中杰回忆乐团南方巡演到福建的情景:“舞台背景是三层楼高的毛主席雕像,十万群众当街而立,音乐只要一响起来就是掌声雷动,每到一地,夹道欢迎,群情激昂。”打开1967年6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一个大标题赫然在目:《八个革命样板戏在京会演》,报道称“八个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受到了工农兵群众的极为热烈的欢迎。演出历时三十七天,二百一十八场,接待了将近三十三万名观众。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