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乘船视察长江
——新中国内河第一位女船长的回忆

中国水运报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者来到长江航务管理局档案中心五楼的档案库房,一排排高大的密集架,一层层整齐的照片档案册,每一册背后都藏着掀动历史深处的烟云。

  “姓名:石若仪,性别:女,1979年任原“东方红31号”客轮船长……”已经发黄的表格里,小楷钢笔字端正工整。可以想象,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这位曾经在川江上迎送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中国内河第一位女船长,在填写这份人事表格时的肃穆与严谨。

  “1958年3月29日,毛泽东第一次乘坐‘江峡’号客轮。当时,他由重庆到武汉,从川江过三峡,视察长江航道,在‘江峡’号客轮上度过了三天三夜……”

  “现在我们还有女船员”

  1958年3月29日凌晨1时许,一辆小汽车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停住了,车里走出一位高大魁伟,身穿浅色大衣的人。“啊!毛主席!是我们日夜盼望的毛主席来了。”每每回忆当时的情景,石若仪老人仍激动不已。

  毛泽东健步走上跳板,登上趸船,和前去迎接的同志亲切地握了手,然后走进船舱。清晨6时许,“江峡”号客轮悄悄地离开重庆港。

  29日上午10时左右,时任武汉市市长谢滋群把石若仪和引水杨大福叫去,让他们给毛主席介绍航道及沿江的情况。“我抑制着高兴激动而又有些紧张的心情,来到三楼船尾。我看见毛主席拿着望远镜,正在视察江面,主席转过身发现我们,就走了过来。”石若仪回忆说。谢滋群指着杨大福向毛主席介绍说,这是大引水。指着石若仪说,这是女驾驶员三副。毛主席听了,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有女航空员、女司机,还有女船员。”毛泽东招呼他们坐在自己身边。

  他问石若仪:“你看过画报上登的一位苏联女船长的故事吗?有没有遇到那么多的困难呢?”石若仪说:“看过,我的情况和她不完全一样。当然,困难是有的。”毛泽东又问石若仪:“你在船上工作了多久?”石若仪说4年了。毛泽东转过脸问杨大福:“你呢?”杨大福回答说:“30多年了。”毛泽东又对石若仪说:“要好好向他们学习,他们这些老师傅,水上经验都很丰富,许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随后,毛泽东又关切地问:“在船上有没有人欺负你?”石若仪说:“没有。”毛泽东笑了笑又问:“你们拜师傅要不要磕头?”石若仪说:“不磕头。”毛泽东风趣地说:“起码也得点点头。”

  “毛主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一点也不感到紧张了。”石若仪笑着回忆道。

  船到了涪陵,石若仪向毛泽东汇报涪陵一带航道的情况。毛主席在沙发上坐下来,亲切地叫石若仪坐在他的身旁。毛泽东问:“学习驾驶困难吗?”“开始上船时走川江什么也不懂,看到到处都是石头,真感到害怕。”

  “现在呢?”

  “现在懂得了一些,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是的!”毛泽东说:“当你对一件事物还不了解时,往往是害怕的。正如蛇一样,当人们还不了解它、没有掌握它的特性时,感到十分害怕。但是一旦了解了它,掌握了它的特性和弱点,就不再害怕了,而且可以捉住它。”毛主席的教导,一直鼓舞着石若仪去努力学习,战胜困难,最终成长为新中国内河第一位女船长。他问石若仪:“三峡有个白帝城吧?”石若仪说,有的。船到奉节航段,石若仪指着北岸小山上一座已经坍塌的古老城垣和庙宇,对毛泽东说:“那就是白帝城。”此时,夜色苍茫,毛泽东望着依稀可辨的白帝城,兴奋地背诵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背诵完了,又教石若仪学这首诗。他说一句,石若仪学一句,学完了,他说:“你背诵给我听听。”石若仪立即背了一遍。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说:“好,很好。”石若仪又问毛泽东,“您来过重庆几次?”毛泽东幽默地说,“第一次是蒋介石请我来(1945年重庆谈判),结果什么也没有谈,这是第二次来重庆。”时间过了十二点,服务人员来请毛泽东吃饭,毛泽东站起来和石若仪握手,才起身离开。

  新中国内河第一位女船长石若仪作口述档案

  “在三峡建个大坝,你们赞成吗?”

  “江峡”轮在波涛滚滚的川江航行了一天后,第二天开始进入三峡。3月30日早晨,“江峡”号轮船进入瞿塘峡。快到三峡时,毛泽东吃过早饭,穿着睡衣来到驾驶室,与船长李吉成、见习船长莫家端和舵工贺理富攀谈起来。他问道:“三峡这一段开船是不是最危险?”李吉成回答说:“枯水季节在这一段开船是困难不小的,有时也会遇到危险,不过走熟了,出危险是很少的。”毛泽东说:“如果我开船,我就喜欢走这险要的地方开。一潭死水好,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好?我看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好,人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意思。”他又问:“有没有船撞在石头上的情况?”李吉成告诉他说:“近几年开展了航道整治工作,通过各种治理,不仅过去一些不能通航的险滩地带能顺利通过,而且由于设立了航标,轮船大都能通夜航行了。”

  毛泽东问:“你们的航标灯是怎么管理的?”陪同在一旁的长江航运局负责人说:“我们专门设有航道处,下设航道区、段站。”

  毛泽东问:“为什么航标灯不能用电呢?”

  “过去试过。可是干电池容易受潮,亮度没有保证。”

  说话间,正面江心中出现一块突兀的大石头,舵手全神贯注,稳操舵把,灵巧避过。毛泽东问:“这石头能不能炸掉?”李吉成说:“要炸。解放后已经炸掉了不少,今后还要炸的。”毛泽东说:“有些地方航道仍然很不好,在三峡修一个大水闸,又发电又便利航运,还可以防洪、灌溉,你们赞成吗?”李吉成说:“太赞成了,修了水闸,航行就更加便利了。”

  轮船要经过计划中的三峡大坝坝址了,船长李吉成奉命减低航速。毛泽东站在甲板上,对选址默默地看了又看,直到轮船驶出很远。过了一会,毛泽东又说:“我如果学驾驶,我一定要学会走三峡。”他还问:“三峡能游泳吗?”又说:“水流太急,在身上绑上三根绳子,不行,就往上拉嘛!”

  石若仪奉上有关介绍三峡的材料,毛泽东高兴地接过材料,朗诵起来。船到达巫峡的神女峰和孔明碑时,毛泽东站到左边窗子观看,俯身昂首,用望远镜仔细琢磨那神奇的“神女”和书写着“重岩叠伟,名峰声秀”八个字的孔明碑。等船到达冷水矶时,毛泽东说:“我们走完三峡了。”石若仪着急地说:“还没有。”毛泽东指着介绍材料幽默地说:“这里已走完了。”在一旁的随同人员都笑了。

  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江峡”号客轮安稳地到达武汉,船员们依依不舍地送毛泽东下船。
在石若仪的职业生涯里,曾经有3次在“江峡”轮上迎送毛泽东主席、两次迎送周恩来总理的难忘经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长江航运发展、关怀长江船员、心系广大人民群众。这些经历让我终生难忘。”石若仪激动地说。

  江水滚滚,不舍昼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关心着长江航运的发展:毛泽东多次乘船视察长江;周恩来乘“江峡”轮对长江中、上游沿途各地视察,研究“高峡出平湖”的实现规划……

  70年再回首,那些峥嵘岁月弥足珍贵。70年,只是时间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但就在这70年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已然发生影响深远的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长江经济带发展,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视察工作,多次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

  百川归海,万马奔腾;滚滚长江,浩荡东流。步入新时代,长江发展新蓝图已绘就,新号角已吹响。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廖琨 程璐 林雅琴

返回目录